Home » biendao
Thứ Năm, 7 tháng 2, 2019
中国民族主义与东海问题 (第二期)
民族主义和外交政策
民族主义与外交政策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专家对中国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问题在于民族主义色彩的抗议外交事务是由政府培育还是自发的,主要是表达观点。绝大多数有外国发展的人? 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背景下,民族主义受到侵蚀 ,民族主义被视为影响中国规划和实施外交政策过程的重要意识形态。联合国。
民族主义与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从舆论,公众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决策者对国家利益的计算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 - 种族。 在第一个方面,民族主义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变量形式,促进外交政策。 在这方面,中国当局被迫按照人民的意愿行事。 在第二个维度,民族主义是外交政策的结果,或者是中国政府处理被认为违反中国利益和侮辱的行为的方式。 无论角度如何,民族主义与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互动的,相互促进。
对于上述有争议的问题,一些研究倾向于中国政府可以塑造和利用民族主义来服务于外国目标。 这种假设是在中国控制媒体的基础上做出的,实际上可以在情况发生变化时迅速转移或遏制民族主义运动。 典型的抗议美国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案件,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 中国政府被迫“骑虎回来”的说法意味着民族主义似乎是不可持续的。 但是,中国领导人也充分意识到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一旦爆发,民族主义的仇外心理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导致政府对抗它。面对抗议活动等国内和国际挑战,大坝涉及2010年和2012年尖阁列岛/钓鱼岛的主权争端。此前,在尖阁诸岛/钓鱼岛危机的情况下在1990年和 1996年,中国不得不决定在领土问题上限制国家心理,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市场进行发展。
民族主义和中国的东海政策:“骑虎背”还是鞭子吓老虎?
对于海事纠纷,大量证据表明民族主义可能不是多年来中国自信政策的重要推动因素。 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在塑造中国的海洋政策方面发挥作用,例如:i)对资源,能源和鱼类资源的需求,ii)中国领导人的地缘战略计算,iii)军队,执法部门和地方的集体利益; iv)西方海上力量的威胁; viii)随着海军能力的增长,中国的信心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交学院的研讨会上,TS。 Andrew Chubb(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证明中国政府逐渐承认公众舆论,民族主义可以成为阻止其他国家质疑其意志的有效威慑力量。中国在东海的概况。 TS。 丘博引入了“基层威慑”的概念,强调政府积极利用民族主义和舆论作为政策工具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 换句话说,人们而不是影响政策的主体变得受到大众媒体和互联网的控制和控制。 中国不需要骑虎背,但可以控制“公虎”。
“通过舆论威慑”的政策并不自然。 这是撤销在东海实施10年政策的过程的结果。 在2009年之前,政策与舆论之间在东海问题上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中国不披露有关海上计划的信息,也不了解这些活动对公众舆论的影响程度。 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民族主义与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更加复杂,其中中国的自信政策部分支持了民族心理,但没有中国政府的迹象。激励舆论。
从2011年到现在,虽然不是很受欢迎,但中国逐渐学会控制舆论,为外国活动服务。 根据博士 当中国政府(外交部发言人)对外国媒体问题做出回应时,中国舆论更关注海洋的发展。 因此,中国领导人必须考虑信息和宣传的水平,为外交活动创造必要的效果。
2012年的斯卡伯勒危机被认为是一个案例研究,说明中国如何利用公众舆论来压迫美国的盟友菲律宾。 中国开始受到隐性制裁的压力。 然而,随着中国政府逐渐升级的威胁,民意升温:(i)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赵莹宣布“准备一切可能性”来应对下一步行动。跟随菲律宾; (ii)“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如果挑衅活动继续下去,和平就是奇迹”的文章; (iii)舆论出版商发表了许多挑衅性评论; (四)解放军发言人发表强硬评论,暗中威胁信息,表达舆论意愿。 当菲律宾垮台时,中国积极改变民意。 “环球时报”有一篇帖子说斯卡伯勒不再是一个问题。
相比之下,在2014年的HD981案例中,中国限制其对越南使用舆论。 TS。 安德鲁丘布说,越南人民的强烈反抗可能使中国担心局势失控。 越南非常强大的民族心理对 被认为侵犯越南的行为 产生了重大的威慑作用 。 一些分析人士还认为,中国承认HD-981案件采取越来越激进的行动,导致该国付出过高的外交代价。 因此,中国开始转向一种主张,即领土主张产生较少的极端反应,例如在菲律宾附近有争议的实体上增加和建造作品。 这种战术转变证明是有效的。 尽管抗议中国在恶作剧礁上的增加,但这次活动并没有升级到暴力抗议活动的程度。 上述两个案例表明,中国政府认为,认真计算舆论的使用和取向,以服务于外国目标,而不是舆论的动机。
中国利用舆论的政策就像“调节水电站大坝的水流”。 中国政府可以打开阀门,让公众舆论流向一个特定的问题,但也可以锁定阀门,以达到目标时减少人们的注意力。 中国用于规范舆论的三个主要渠道包括:(i)利用官方信息渠道作为外交部发言人,以激发对特定问题的兴趣; (ii)使用半官方渠道推广强硬评论员,最好的例子是环球时报; (iii)使用公共评论者网络和管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可以看出,中国的渠道通过互联网的支持动员了大多数人。 事实上,互联网对中国舆论有双向影响。 一方面,互联网破坏了中国政府塑造公众对外部事件解释的能力。 由于舆论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变得更加独立,中国政府的审查措施无法完全阻止舆论。 然而,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仍有权强烈影响,甚至决定公众的兴趣和公众的反应,不要 直接接触这些事件,而是进入沟通信息。 中国被认为是最严格的互联网控制国家之一。
![](http://4.bp.blogspot.com/-JE_IPFlB95A/T2xOXxddz4I/AAAAAAAAA2I/sYgUF3LxUdw/s1600/tinkhac.jpg)
Hot (焦点)
-
胡志明是二十世纪越南革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老人家的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符合越南的条件和历史背景基础上的运用、发展与创新,体现着时代精神及现代与当代世界的运动与发展趋势。 1 、胡志明思想、道德、风格体系的道德榜样。他老人家的思想合成了越南革命及革命之路的战略策...
-
为维护国家海岛主权,越南历代封建王朝都着重投资建设强大的水军力量。越南丁、李、陈、黎、阮等王朝的水军力量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这支水军为捍卫祖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各个阶段留下了历史烙印。 至今还收藏的古籍显示,越南历代封建王朝早已对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确立主权、实施...
-
1954 年《日内瓦协议》签署之后,越南暂时被分成南北两方不同政治制度的政体。据此,越南北纬 17 度以南的领土(包括黄沙、长沙两群岛)由越南共和国政府管辖。根据《协议》规定,法国殖民者被迫撤离越南之后,西贡政权立即派遣海军力量接管黄沙、长沙两群岛并对其行使主权。与此同时,...
-
(VOVWORLD) - 越南伟大领袖胡志明主席的思想、道德、作风、革命生涯是越南全党、全民学习和实践胡志明道德榜样的生动和具有说服力的楷模。至今,越南开展学习和实践胡志明道德榜样运动已有 8 年并取得多项重要结果。 胡志明主席在其革命生涯中牺牲个人利益,为祖国和人...
-
越南的黄沙群岛位于东海(中国称南海)北边,处于北纬 15°45′ 至 17°15′ 、东经 110° 至 113° ,距越南广义省李山岛约 120 海里。黄沙群岛由 37 多个岛、洲、礁和沙滩组成,分为西面和东面两个群岛。东面为安永群岛(中国称宣德群岛),由 12 个岛、洲...
-
数十年来,中国人拿出大量书籍、资料和史料,企图证明从两千年前的汉朝起,中国人就发现了西沙和南沙(即越南的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从而说古代中国发现西沙南沙群岛就足够证明中国对西沙和南沙的不可争议的领土主权。据说,中国人最迟于唐宋发现南沙群岛至今,就一直在岛上及其海域从事生产活...
-
越南对黄沙、长沙两座群岛的主权不仅在越南古籍和古文献中有记载,而且还出现在西方航海家和传教士等的书籍、报纸、地图、日记、航路指南等外国资料中。这些资料描述黄沙、长沙“是越南中部海上的一块沙渚…”,这和越南同一历史时期资料和古地图描述的类似。法国 1936 年在印度支那建立的...
-
BDN - 位于东海边国土陆地呈 “S” 字形的越南,无形中拥有沿着国土走向三千公里海岸及依照 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从岸边向外延伸的辽阔海域。这意味着从越南 1982 年 11 月确定和公布的垂直基线算起往外延伸 200 海里宽的海域属越南的主权,被称作专属经济...
-
从十六、十七世纪至今,西方国家的轮船日益频繁来往于东海。他们来到这里,不只为了扩大贸易还为了传教和传播西方文化。在来往东海期间,西方航海家和传教士们以当时最现代的技术很详细地描述和绘画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以避免这两个群岛的礁石给来往的船舶造成危害。为此,他们很仔细地研究东海...
-
香港媒体最近透露中国在东海划分“新边界线”的海洋研究项目,为“资源研究”创造了条件,北京对这片海域的主权主张“增添了筹码”。这条新边界线是一条与囊括了蕴藏着丰富矿产和能源资源的东海海域九段线相吻合的实线,九段线内的海域就是北京声索主权的那片海域。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实线...
越南一向支持在国际法和尊重国家正当利益的基础上解决争端
Trả lờiXóa东海的争端是对东盟、东海沿海国家和和平、航行安全、经济发展以及全球贸易造成的威胁。
Trả lờiXóa作为沿海国家,越南一向为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做出努力,基于国际法保障航行秩序,本着联合国宪章和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以和平方式解决新兴问题。
Xóa历代越南政府从封建时期至今已开发、确立、实施和捍卫越南对黄沙和长沙两个群岛的国家主权。这是一个持续、和平的过程,在越南和各国的史料中有确切的记载。
Trả lờiXóa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越南对包括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的海域和大陆架拥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符合于公约,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Trả lờiXóa中国应该和东海其他国家在公平、兼顾历史与现实以及符合国际法的基础上和平地解决互相之间的争端。
Xóa越南的一贯主张是在相互沟通和互相尊重、遵守国际法,尤其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础上,和平解决东海争端。
Trả lờiXóa越南对东海的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的主权得到世界和中国人通过数百年前的地图承认。
Trả lờiXóa越南海洋岛屿拥有巨大潜力和优势,但越南海洋岛屿旅游的竞争力不强,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开发海洋岛屿旅游的“金矿”,越南需要朝着专业、现代、提高服务质量方向尽快发展海洋岛屿旅游,力争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Xóa越南对黄沙、长沙两座群岛的主权不仅在越南古籍和古文献中有记载,而且还出现在西方航海家和传教士等的书籍、报纸、地图、日记、航路指南等外国资料中。
Trả lờiXóa越南呼吁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缔约国恪守公约中所有规定,尊重外交及法律程序,促进可持续开发海洋及大洋,确保各个海域的安全及航海航空安全与自由,避免采取与公约目标相反、给海洋环境及资源、公约缔约国的合法及正当权益以及行为准则制定进程造成负面影响的单方行为。
Trả lờiXóa越南一向珍惜和平价值,一贯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合作与发展、多方化、多样化国际关系的对外路线,保持与各大国之间的战略平衡。
Xóa越南欢迎有关各方为包括 “东海行为准则”谈判进程启动工作在内的把东海建成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海域等活动付出的共同努力。
Trả lờiXóa越南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历史证据,证明越南对黄沙和长沙两个群岛拥有符合国际法规定的主权。
Trả lờiXóa遵守国际法对于当今每一个国家,无论大国小国都非常重要。
Xóa越南是一个海洋国家,海岸线长达3260公里,自古以来,东海与越南人民生活密切相连。黄沙和长沙两个群岛是越南祖国前哨,是越南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Trả lờiXóa东海的争端是对东盟、东海沿海国家和和平、航行安全、经济发展以及全球贸易造成的威胁。
Trả lờiXóa海洋周边国家的要求与行动要符合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规定。
Xóa越南主张根据国际法尤其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决东海争端,同时进行其他有关海洋领域的合作,意在实现互惠互利和可持续发展。
Trả lờiXóa地区稳定取决于各国的努力,其中东盟起着关键作用
Trả lờiXóa荷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庭2016年的裁决是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适用方式和理解进行解释。因此,该裁决将成为国际法的一部分。任何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均会被驳斥。
Xóa中国和有关各方进一步控制在东海的军事化活动,让各方通过外交方式就解决东海问题进行谈判。
Trả lờiXóa越南要求中国停止和不再采取使东海局势复杂化的行动。
Trả lờiXóa中国人很早以前就知道东海有许多零星分布的岛屿,但这不足以作为中国是第一个发现、开发、管理这两个群岛的国家的立场辩护的法理依据。
Xóa中国所谓“九段线”的确缺乏国际法律依据,中国根据九段线单方面提出主权声索成为和平解决东海问题的障碍。
Trả lờiXóa2016年,中国“九段线”等毫无道理的主权诉求遭到荷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庭驳斥。但中国不承认上述裁决并通过单方面、非法、胁迫手段设法宣示主权。
Trả lờiXóa中国一直说要和平,与其他国家合作并成为伙伴,现在是中国履行这项承诺的时候了。
Trả lờiXó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