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Thứ Bảy, 30 tháng 1, 2016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质
2013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Nazarbayev Kazakhstan)大学演讲时,提出所谓“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外交政策。他呼吁通过这项创意加强亚欧经济合作,并提出这项创意的五个目标:加强经济合作,改善陆路交通连接联结,促进贸易投资,为货币兑换创造便利条件,促进民间交流。紧接着,中国为此展开了外交斡旋拉拢各国踏入中国轨道。
2014年10 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文莱第16届东盟-中国峰会上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建议,据以共同促进航海合作、增强经济联结、进行科学研究、开采海产。
此后几天,习近平又在印尼国会发表讲话,宣称中国支持建设从中国海岸到地中海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创意,并且愿出资“强有力发展航海合作关系”。
习近平在演讲中强调了中国与区域各国历史上的友好交往。他在哈萨克斯坦说,西汉使臣张骞“肩负和平友谊使命”打开了连接东西的大门,建立了丝绸之路。他在印度尼西亚说,明朝郑和留下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美好关系”,说什么他提倡建立丝绸之路是为了在全球化的今天恢复这一古老的传统友谊。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习近平蓄意歪曲历史事实,回避因传播“以华为中”的世界秩序而导致冲突与悲剧的事实。他片面歪曲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为抵抗西汉王朝的头号敌手,强大的匈奴联盟,西汉王朝派遣张骞前往寻找盟友。西汉的扩张政策把游牧民族匈奴变成汉人的敌对势力。
公元前138年,西汉派张骞沿着匈奴以前的足迹前往中亚寻找《月支》人。但张骞没有完成使命,他被匈奴抓获下狱,后被迫与女匈奴完婚。被关押10年的张骞逃脱后,意识到月支人根本不关心与西汉建立抗击匈奴军事联盟的事情。张骞对西汉朝廷的唯一贡献是呈上一本关于中亚体制与民族的奏折。
与此相同,习近平把郑和描绘成和平与友谊使者也是对历史的歪曲。实际上,从1405至1433年,郑和七次武装探险大片领土,即今天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印度是为了分封诸侯,控制印度洋战略走廊。郑和干涉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朝廷事务后,将囚徒遣送明朝京都南京。
实际商,永乐皇帝当初派遣郑和下西洋寻找被他篡位的侄子的下落,同时传播中华文化。郑和在探险过程中说服了许多帝王甘当明朝的诸侯,带着供品归服永乐。因为劳民伤财,郑和西洋之行被终止了,而且在群臣的眼中,郑和这等宦官以得到过分的授权。
对中亚,特别是对商道上的要冲地带,西汉也采取这种策略。因此,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根本没有让人们看到像习近平所说的中国人推动和平交流与促进友谊的所谓的丝绸之路。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德-冯-里希特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使用“丝绸之路”这个术语来指穿过中亚的古老通商之道。从那时起,凡是将中国与外界联接的道路都被称为“丝绸之路”,尽管丝绸不是唯一或交易最多的商品。中国学者毫无根据地滥用这个术语来提高中国在近代区域联接与互动中的地位, 竟然无视外界2000年来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影响。
习近平关于“丝绸之路”的观念也许被不接受对史料进行批判性分析与解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系统灌输了,也许他受与中国古代京都西安距离不远出身家族的影响,或许没有意识到中国外交政策中的中国文化象征主义在国外引起的消极反应,或许他想以中国数十年来累积的经济实力对这项创意坚持到底。
不过一些国家被迷惑了,故意忘掉了历史事实,因经济利益而接受被歪曲的历史事实。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2013年斯里兰卡政府接受中国国际旅游协会赠送的一尊郑和镀金像。双方宣称郑和及其探险象征两国在古代的和平贸易往来。郑和改变区域制度、绑架阿拉卡维拉(Alaskawera)国王并像囚犯一样地把他押送南京等许多重要历史情节被忽视了。郑和也在卡恩地(Kandy)掠夺斯里兰卡古老的权利象征著名的佛牙舍利也被忽视了。
二是,对当时印度尼西亚发生的军事冲突,印尼一些报刊赞成习近平的建议,称赞该建议可能给“区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却忘记了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1407年郑和绑架当地被明朝视为海盗的华人首领陈祖义,改变了苏马特拉(Sumatra)岛的制度。陈祖义在南京被斩首示众后,明朝在当地的利益代表由别人取代。同一年,郑和还干涉爪哇岛上的马加帕希特(Majapahit)王朝的内部事务,削弱了这个东南亚强国。
与其他区域发生的军事冲突一样,目的是开辟中华天子的世界秩序,这样的军事干涉才是由郑和率领各次探险的目的。
中国政府的“丝绸之路”创意以丰厚的货币与投资可能推动一些亚洲和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只要他们自愿宣称他们与古老的中国有着历史渊源关系。
中国正展开强劲的外交攻势来争取各国对“丝绸之路”创意的支持,因为该创意的成功将使纳入中国轨道的企图取得重大进展,而且对把习近平提出的“振兴中华之梦”变成事实也极为重要。
从中国最近在东海、华东海的好战行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习近平的“丝绸之路”创意不只局限于征服这些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而且带着深厚的侵略领土、海岛的色彩。这是中国长期以来追随的“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因此,有关国家应该醒悟,对习近平的创意提高警惕。

- Không có bài viết liên quan
Hot (焦点)
-
胡志明是二十世纪越南革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老人家的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符合越南的条件和历史背景基础上的运用、发展与创新,体现着时代精神及现代与当代世界的运动与发展趋势。 1 、胡志明思想、道德、风格体系的道德榜样。他老人家的思想合成了越南革命及革命之路的战略策...
-
为维护国家海岛主权,越南历代封建王朝都着重投资建设强大的水军力量。越南丁、李、陈、黎、阮等王朝的水军力量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这支水军为捍卫祖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各个阶段留下了历史烙印。 至今还收藏的古籍显示,越南历代封建王朝早已对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确立主权、实施...
-
1954 年《日内瓦协议》签署之后,越南暂时被分成南北两方不同政治制度的政体。据此,越南北纬 17 度以南的领土(包括黄沙、长沙两群岛)由越南共和国政府管辖。根据《协议》规定,法国殖民者被迫撤离越南之后,西贡政权立即派遣海军力量接管黄沙、长沙两群岛并对其行使主权。与此同时,...
-
(VOVWORLD) - 越南伟大领袖胡志明主席的思想、道德、作风、革命生涯是越南全党、全民学习和实践胡志明道德榜样的生动和具有说服力的楷模。至今,越南开展学习和实践胡志明道德榜样运动已有 8 年并取得多项重要结果。 胡志明主席在其革命生涯中牺牲个人利益,为祖国和人...
-
越南的黄沙群岛位于东海(中国称南海)北边,处于北纬 15°45′ 至 17°15′ 、东经 110° 至 113° ,距越南广义省李山岛约 120 海里。黄沙群岛由 37 多个岛、洲、礁和沙滩组成,分为西面和东面两个群岛。东面为安永群岛(中国称宣德群岛),由 12 个岛、洲...
-
数十年来,中国人拿出大量书籍、资料和史料,企图证明从两千年前的汉朝起,中国人就发现了西沙和南沙(即越南的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从而说古代中国发现西沙南沙群岛就足够证明中国对西沙和南沙的不可争议的领土主权。据说,中国人最迟于唐宋发现南沙群岛至今,就一直在岛上及其海域从事生产活...
-
越南对黄沙、长沙两座群岛的主权不仅在越南古籍和古文献中有记载,而且还出现在西方航海家和传教士等的书籍、报纸、地图、日记、航路指南等外国资料中。这些资料描述黄沙、长沙“是越南中部海上的一块沙渚…”,这和越南同一历史时期资料和古地图描述的类似。法国 1936 年在印度支那建立的...
-
BDN - 位于东海边国土陆地呈 “S” 字形的越南,无形中拥有沿着国土走向三千公里海岸及依照 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从岸边向外延伸的辽阔海域。这意味着从越南 1982 年 11 月确定和公布的垂直基线算起往外延伸 200 海里宽的海域属越南的主权,被称作专属经济...
-
从十六、十七世纪至今,西方国家的轮船日益频繁来往于东海。他们来到这里,不只为了扩大贸易还为了传教和传播西方文化。在来往东海期间,西方航海家和传教士们以当时最现代的技术很详细地描述和绘画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以避免这两个群岛的礁石给来往的船舶造成危害。为此,他们很仔细地研究东海...
-
香港媒体最近透露中国在东海划分“新边界线”的海洋研究项目,为“资源研究”创造了条件,北京对这片海域的主权主张“增添了筹码”。这条新边界线是一条与囊括了蕴藏着丰富矿产和能源资源的东海海域九段线相吻合的实线,九段线内的海域就是北京声索主权的那片海域。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实线...
从中国最近在东海、华东海的好战行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习近平的“丝绸之路”创意不只局限于征服这些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而且带着深厚的侵略领土、海岛的色彩。
Trả lờiXóa有关国家应该醒悟,对习近平的创意提高警惕
Trả lờiXóa其实很难拒绝中国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邀请。利益是非常大的。
Trả lờiXóa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扩张的思想和野心。只要稍微强大一点,中国个封建朝代都向周边扩张,造成悲剧。
Trả lờiXóa